English
我爱我师

我爱我师

首页» 群团工作» 我爱我师
言传身教教授学问,潜心探究刑法真知——张天虹老师
发布时间:2019-05-25 来源:

不知不觉中,这是我在山大学习生活的第六个年头了。六年时光,或是教室里聆听老师传道授业,或是图书馆研习文章,或是博雅聆听学术讲座,或是鸿猷体育场强身健体,时光匆匆,却恍如昨日。在这里,我遇到了很多人,最幸运的是遇到了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张天虹教授。张老师作风正派,潜心研究,言传身教,是我研究生生活中的指路人。值此征文活动之际,我向张老师表达最真诚的感谢,并说说“我眼中的导师”。

为人——儒雅与谦和

张老师儒雅之风。张天虹老师出生于1964年,幼年生活虽不富裕,他仍然坚持努力学习。中学阶段的学习,他离开家乡,在闻喜县学习。在这段时间里他刻苦钻研,安心求学。虽然那时的大学录取率很低,但他成功考上了山西最好的大学山西大学。张老师和同学们说,当时的生活就是找书、借书,熬夜看书,这些学习和读书的经历,对他个人性格的塑造有很大的帮助。正是因为坚持读书,养成了他宁静、平和、宽容的心态,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在与老师接触的日子里,都能深深感受到他正确的价值观、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温文尔雅的气度,这就是儒雅之风。

张老师为人谦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张老师时时刻刻需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与人交往,他总是谦和地对待别人,态度和善,笑对矛盾。他为人低调,对待同事、朋友,甚至是学生,张老师从不发脾气。他时时刻刻能保持冷静,谦和有礼,维持着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为学——科研与实践

在山西大学的求学、工作三十年来,张老师从一名普通学生到法学院教授、院长,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刑法学家、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和开拓者高铭暄教授。让人羡慕的求学经历背后,其实体现着张老师对学术的追求,对科研的热爱。

张老师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他用课题、著作、论文等成果,扛起法学院科研、教学的大旗。截至目前为止,他在《山西大学学报》、《政法论坛》、《法学家》等重量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中国行为法学会委托项目、山西省社科项目、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校级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模拟法庭教学法和“交流式”法学教学新模式研究两项教学改革项目,分别获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教育厅一等奖、三等奖,获得山西省法学会2013-2014年度法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山西省法学会2017-2018年度法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等。张老师作为教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坚持本科教学,给本科生上课,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做有研究的教学”。张老师强调,学者对学术的追求,跟其他无关,不关乎名,也不关乎利。学术研究,一要和国家、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二要将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因此张老师的科研总是结合时事热点,把握前沿动态,教学有深度、有水平,深得学生喜爱。

张老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法学是社会科学的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因此,张老师在教学与科研之外,还积极参加法律顾问、法律援助、智库咨询专家等多项社会服务工作,并与法律实务部门积极开展课题与实践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社会兼职有: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智库专家,山西省政府法律顾问、山西省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理事、山西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山西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法官学院兼职教授;山西省检察官学院兼职教授等等。他始终认为,理论需要用实践去检验。因此,他带领我们研究生团队,开展了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建立冤假错案纠正机制研究”调研、“山西省司法体制改革第三方评估”调研、“关于对扫黑除恶重点典型案例特点规律分析及打防控对策的研究”等课题的实践活动,让我们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具体地融合。

为师——言传与身教

研究生最重要的就是阅读与写作。在对研究生的培养方面,张老师注重言传身教。张老师渊博知识,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感染着我们,提升我们读书写作的积极性,我们师门充满着积极的学术氛围。研究生期间,张老师对我们的阅读量要求很高,要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掌握基础的知识,了解前沿热点理论,同时还应该勤于动手,加强写作锻炼,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不管他有多忙,每周末都会组织读书会。同学们汇报自己的读书、研究进展情况,特别是遇到问题,张老师都会细心地给我们讲解、分析,他不会直接告诉我们答案,他会带领我们进入到思维的殿堂,带领我们学会思考与解决问题,给我们做出及时的指导与建议。在两年的研究生生活中,张老师给予我们的不只是学习学术上的指导,也包括了生活上的关心、帮助,指导我们以后的生涯与学术规划。

记得保研成功的那会,我对研究生的生活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读研的目的,张老师给我邮件的回复是“让我们共同努力,探究刑法的真知”。和老师接触后,感受到他自己真正做到了潜心研究,言传身教,“探究刑法的真知”。感谢张老师,这句话,成为指导我研究生生活以及“学术之路”上最重要的“纲领”。

姓名:张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营街道南中环东街63号 山西大学东山校区 邮编030031 联系电话:0351-7018076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法学院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71号 Webmaster@sx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