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 郑子琪
刑法学 王雪晴
五月是春夏交接的季节,也是校园最美的时节,桃花满园,鸟啼树林,细雨如烟,山西大学大学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向世人展示生命勃发的美丽,阐述着有关“学”和“爱”的真谛。一位优秀的导师,定也如这最美的**一样,给我们最好的指导和平台,包容我们稚嫩的成长,和风夹细雨,润物于无声之中,亦师亦友,让我们不惧寒暑,笑迎春天。
时光荏苒,转眼间研究生的生涯已过去的三分之一。总有许多的想法想要表达,但不知道到底该从哪个方面入手。那天在班级群里看到学校的征文通知,要求写自己心目中的导师,我们俩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我们共同的导师—原美林。我们两人不是老师最出色的学生,但老师绝对是我们俩最尊敬的老师。之所以写这篇小文章,就是想要记录导师在这一年中给予我们的悉心教诲和帮助,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人生历程中弥足珍贵的回忆。
原美林老师是山西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刑事诉讼法和司法制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她2012年获得了中国法学网法学创新奖,2013年司法制度代表性国家项目得以立项,2014年出版了司法制度系列研究代表性专著。在2015年,原老师的博士论文被评为省级优秀博士论文。在2016年获山西省第九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并于2017年原老师被评选为山西省青年学术带头人(山西省法学领域唯一一名),同年入选第五批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全省唯一的法学类拔尖人才)。原老师的成绩斐然,却依旧淡泊名利,奋发向上。
记忆回到去年。那时的我们正在准备研究生复试,由于初试过后放松了自己就没再全心全意的复习相关的专业书籍,所以对于复试我们都是无比紧张的,因为害怕自己会被刷下去。巧的是,我们俩本科都是在省外读的,所以对山大还是陌生的,而且这一次的研究生要在另一所陌生的学校生活还要学习一门比自己本科专业更加深入严谨的学科,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些不小的难题,可想而知我们两人当时的迷茫。第一次见到老师是在三月份最后一天的下午,阳光和暖,微风轻扬,老师扎了一个简单却又精致利落的马尾,笑容浅浅而温婉亲切。在复试期间,老师一直对我们微笑,由于当时太紧张已经忘记说过了什么内容,但我们唯一记得的就是老师温婉亲切而又严谨的态度。
2018年9月,我们的研究生生活开始了。再次见到老师的时候,是我们师门一起做任务,由于我们欠缺考虑,问卷设计的有点乱,文章也不知道还需要文献出处之类的内容。然后老师耐心的告诉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端正态度,每一种论断都要有出处,年份,题目,作者,期刊都要写清楚,不能有半点马虎。那是我们第一次感受到老师的严谨的治学态度。从那以后我们就把老师的话记在心里,无论做什么,我们都会想起老师的教导,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此后,老师不仅经常关心我们的学习情况,还教育我们:“人若想有真正的成就,首先要认识到什么是自己不惜用一辈子去追逐的,这可能就是你人生的方向、生命的意义。”
作为一名导师,原老师正在言传身教的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学;作为一名导师,她对于学术的执着、对于事业的坚持,让我们更加的敬佩和崇拜!多年的努力与检查,在知识的海洋里老师就是我们的一座灯塔,在人生的旅途里老师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庆幸自己选择了所热爱的专业!我们更庆幸自己能在自己爱的专业里,遇到了这样一位好导师!相信与老师的这个情缘,将是我们未来的学术旅程中永恒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