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彭诚信教授学术讲座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5-05-21 来源:民商法教研室

5月19日晚,三晋法学讲坛第202506期在求真楼知行报告厅成功举行。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凯原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民商法学科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数据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彭诚信教授作了题为“法律人应该如何思维--以《民法典》为例”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执行院长李冰强主持。

图片1hfhd.png

通过列举《民法典》中的典型法律制度以及大量案例,彭诚信教授深入剖析了《民法典》中的道德思维、法律思维以及道德与法律在《民法典》中的相互影响。彭教授通过拾得遗失物、重大误解下的撤销权、自己代理及双方代理、见义勇为等民法制度分析了民法规范中道德与伦理思维的重要作用;以《民法典》中的绿色原则、高空抛物等制度为例,分析了不纯粹法律思维的肯定性体现;通过“欺诈、胁迫在旧法中的二元效力条款”讲解了不纯粹法律思维的不当或否定性体现。彭教授认为应当坚持纯粹的法律思维,并以“赃物适用善意取得的排除规定”进行了反面例证;分析了“一房多卖”、“假结婚与假离婚”等社会现象,讲解了道德与法律在社会中的相互影响作用。讲座最后,彭教授强调要坚持体系性思维与开放性思维,坚持法律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理念,坚持常人思维与法律思维,坚守做人底线,保持公民的基本素养与人的道德良知。

与谈环节,汪渊智教授对彭诚信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表示衷心感谢,补充指出民法思维的三个要素,即思考法律问题要置身于法律世界(主观世界)而非现实世界(客观世界),民法上人的行为标准通常应该是普通人的标准,民法规范设想的场景应当是社会生活常态的场景。

dbdn.png

彭诚信教授的报告既展现了严谨的学术底蕴,又饱含深切的人文关怀,让与会师生对于法律人应当如何思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审丨王昕娅

二审丨温树英

三审丨李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