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爱我师

我爱我师

首页» 群团工作» 我爱我师
最可爱的人
发布时间:2019-05-27 来源:

时光匆匆如流水,大学四年转瞬即逝,在这四年里,山西大学法学院的每一位老师都给我了我莫大帮助,正是因为他们,我的大学时光才会如此丰富多彩,真的非常感谢他们。韩愈《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今天就谈谈我的论文导师周子良老师,他也是我本科科研项目的指导老师。作为一位良师,在传道受业解惑之余,他还教会了我们许多人生哲理。

初识周子良老师,是在大一下学期的中国法制史的课堂上。因为自己从中学时期开始就一直是历史课代表,对有关历史的东西都很感兴趣,喜欢逛历史博物馆、喜欢听古风音乐看古装剧、喜欢看历史著作,所以同样喜欢中国法制史。记得在第一堂课上,周老师没有一开始就讲具体的内容,而是给我们讲人生发展、讲治学、讲做人。到现在,四年过去了,我还记得老师在课上引用孔子的那句话:“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当时还不是很懂,四年过去了,回想起来,细品这句话,我越发能明白老师当时想让我们明白的道理。无论我们现在的境遇如何,我们所做的都不应该是抱怨,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停滞不前,不要愁没有职位,而应该愁自己到底有没有与之相配套的能力,能力有了,自有出头之日。在第一节课上,老师还嘱咐我们,希望走出大学的我们要具备“知识、能力、方法、修养”,在之后的每一堂课上,老师都是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培养我们,传授中国法制史的知识,培养我们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教授我们掌握学术研究的方法,提升我们的人格修养。中国法制史的课堂是我期待的课堂。

科研训练时期,我们真正感受到周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极强的责任心。从选题到最后答辩,老师从不直接否定我们的任何想法,而是在不断启发我们,让我们自己去判断。老师用自己的经验,告诉我们如何去做调研、如何走访、如何与人交流,最终让我们自己去实践。老师不断与我们交流,知晓史料搜集的困难后,告诉我们途径和方法,然后让我们再次尝试。老师的耐心,给了我们与之交流的勇气,科研项目训练,帮助我们迈出了学术的第一步。

课堂教学之余,老师还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举办读书会,让自己的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共同读书,相互进行交流。老师给我们讲他当年的求学研究经历,现身说法,使我们感触良多。《为权利而斗争》,仅此一本书的研读,通过读书会,让我明白了书到底该如何读。除此之外,也正因为老师的缘故,我认识了对我大学影响极大的研究生学姐,她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给了我很多帮助。除了读书会,老师还进行过很多场讲座,不光涉及学术性质的,还包括大学生学业方面的。老师通过这些讲座,回答我们这些学生最关心的话题,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

周老师是一位对学生极其负责任的老师,无论自己多忙,他都会回答学生的问题。记得在科研项目训练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整理资料,就在微信上询问了一下老师,等到晚上10点半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打来了语音电话,告诉我们该如何整理,如何分析资料。在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老师在很多细节上对我们严格把关,他说学术看的是一个人的人品,弄虚作假要不得,蒙混过关也不可取,毕业论文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别人可以通过你的毕业论文看出的人格。比如,对于参考文献,他要求我们一个一个对照,必须做到准确。有一次,我对于我的论文中所引用的“三部须知”是否属于法规产生疑问,老师让我去找一本书,我找到后,反馈给老师时,在摘录过程中,把“民国十七年”转成了1927年(应该是1928年),老师提醒我继续核对。细节上的严谨,最能反映一个的人格修养,负责认真。

他骑着那辆普普通通的自行车,端着黑色保温杯,一身西装,严肃温和,娓娓道来这节课的中国法制史课程内容。他骑着那辆普普通通的自行车,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从太原寒冬夜里弥漫的雾霾中而来,在理科楼跟我们科研项目组的几个人讨论论文框架。当我们不认真而犯错的时候,他会严肃批评;而大多的时候,老师都是以一种包容的态度,鼓励引导我们这些学生进一步思考。

法学院老师,像周老师这样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的还有很多,他们给了我诸多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无论是教学岗位上的,还是行政岗位上的老师,都十分尽职尽责,所以我相信我的山西大学法学院会越来越好,因为有着这些最可爱的人!谢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作者:杨瑞丽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营街道南中环东街63号 山西大学东山校区 邮编030031 联系电话:0351-7018076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法学院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71号 Webmaster@sx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