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1 来源:民商法教研室
5月19日下午,三晋法学讲坛第202505期在求真楼知行报告厅成功举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技法学会副会长龙卫球教授以“数字时代的法治模式:从全面稳定到基本稳定的转进”为题,给现场听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讲座由执行院长李冰强主持。
龙卫球教授紧紧围绕“数字时代的法治应当是何种模式的法治”这一核心问题,在法学方法论角度上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解答。
龙教授首先介绍了法治模式转型的背景,即“人类进入超变时代”。技术剧变对传统法治模式提出极大挑战,从而动摇了以人与人关系、国家主权关系为主的全面预设型治理模式的社会基础。
面对这种技术挑战,龙教授认为,数字时代的法治必须进行模式转型,以应对科技大进位和超强复杂性的治理新需求。针对技术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易变性,放弃全面预设的立法前提,在技术主导的人机关系中维护人类主体地位与核心利益,并进行怀柔式的方法论转型,重视授权立法、下沉立法、分散立法、政策式立法及技术责任、临时机制的法治方法。
关于数字时代法治模式的具体治理机制问题,龙教授提出要确立以人为本的人机关系治理机制,确保人类主体地位与核心利益;确立以化解不确定性为中心的复杂动态治理机制,维护法治的基本目标和价值;建立针对国际博弈风险的技术博弈规制先导式治理机制,从主权主导转变为“技术+主权”的关系模式。
最后,龙教授以人工智能技术法治为例,对基本稳定法治模式下具体法治的展开进行了描绘:通过人工智能立法难题论证引入不确定之法的必要性,提出在不确定性时代,采用“不确定之法”来保障法治的确定性。龙教授还围绕个人隐私、科技伦理等人工智能治理难题分析了该领域的协同式、区别式、涌动式治理策略,并对AI生成内容的治理方式进行了场景列举。
与谈环节,龙教授解答了关于“低空经济”的法治改革问题,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龙卫球教授的精彩报告展现了新技术条件下的法治前沿思考,为与会师生带来了发人深省的学术启示。
一审丨王昕娅
二审丨温树英
三审丨李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