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7日下午,山西大学121周年校庆名家学术讲座、三晋法学讲坛第202303期在求真楼知行报告厅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西北政法大学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专家、中国法理学研究会顾问、西北政法大学中华法系与法治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严存生教授莅临讲学,为法学院师生作题为“我国古代的‘道法之治’观念”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法学院副院长温树英教授主持,法学院史凤林教授担任与谈人。法学院师生共计200余人参加了讲座。
严教授围绕“我国古代的‘道法之治’观念”这一主题,从 “我国古代法治观念的历史发展”、“‘道法之治’观念的主要内容”、“我国古代法治观念与西方当代法治观念比较”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述。
首先,严教授从《黄帝四经》中的“以法度治”观念、《管子》中的“以法治国”观念、《尹文子·大道》中的“名法之治”观念、秦法家的“刑名法术之治”观念、儒家的“德治”观念等方面详述了我国古代法治观念的历史发展。
其次,严教授从六个层面阐释了“道法之治”观念的主要内容。一是法为道之用,社会治理就是治之以道法;二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治理必须“治之以正”;三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治理必须“治之以法”;四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治理必须“治之以君子”;五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治理必须“治之以道”和“治之以德”;六是真正的社会治理必须使法与权、术相结合。
最后,严教授分析指出我国古代法治观念与西方当代法治观念的主要区别,进而提出我国古代“法治”观念对当前“法治中国”建设的借鉴意义。严教授认为中西法治观念对“法治”与“人治”“德治”“势(权)治”的关系、国家权力配置、国家权力运作、“法治”追求的目的等方面的认识存在明显不同。我国古代“法治”观念对当前“法治中国”建设的借鉴意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使我们找到了“法治中国”的历史基因,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另一方面,它让我们认识到,真正的法治必须是良法而治,时刻关注社会的实质正义;真正的法治不仅要注意法律本身的建设,而且要注意法律人才的培养;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不仅要注意其法律知识和技术的提高,更要注意其道德素质的提高。
与谈环节,史凤林教授从四个方面对严教授的讲座进行评析。第一,严教授提出了“道法之治”这样一个核心范畴概念,“道法之治”有着深刻内涵,包含了“礼法之治”与“德法之治”;第二,严教授从六个方面完整地揭示了“道法之治”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在理论上更深刻、更严谨、更具有全面性;第三,严教授清晰地阐释了我国古代法治观念与西方当代法治观念的六个主要区别,从而使我们清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不同于西方法治道路;第四,严教授深刻总结了我国古代“法治”观念对当前“法治中国”建设的两方面借鉴意义,这对我国法治建设之路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互动环节,与会师生踊跃提问,严教授逐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答。严教授的讲座高瞻远瞩、论证充分、说理清晰,完整地诠释了我国古代一种很有特色法治观念的“道法之治”观念,展现出精湛的学术造诣和笃实的学术风格,为法学院全体师生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