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爱我师

我爱我师

首页» 群团工作» 我爱我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发布时间:2019-06-18 来源:

作者:导师的全体学生

诗人泰戈尔在诗中写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实的事业是珍贵的,但还是让我在默默献身的阴影里做叶的事业吧。”时光荏苒,恍然回首中,今年已是汪渊智老师在山西大学走过的第二十几个年头。二十多年来,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教书育人,孜孜不倦,争做一名让学生满意的好老师,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对于传道授业,汪老师主要以讲授基础理论和方法课程为主,每当讲到一个理论家的观点时,他都会结合自己做仲裁员时遇到的实例来讲解。首先,老师对重点法条咬文嚼字的分析,逐字逐句讲解,联系相关法条,体会到法条之间的关联度,让我们觉察到原来立法背后的法规范的内在精神和立法意旨所在,每个法条都是立法者仔细推敲的结果,都有它特有的规范内容。其次,课堂上的讲课方式,老师都是积极引导我们在思维。这种讲课方式培养了大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老师讲课会将事物中有趣的案例拿出来与我们分享,因为老师做仲裁员的原因,接触的案例很多,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增强了理解和适用法律的能力,也认识到法律的问题在实务中更复杂,更应该提高自己的法学理论知识的充实,增强研究能力。因为老师曾一直担任着山西省人民政府的法律顾问,并且是人大常委会的立法咨询专家,首届智库专家等,这些身份都使得老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民法问题的研究结合实务更加透彻和明了,给我们平时的讲解中也能感受到老师专业知识的范围之广博以及理论之深度。大量的社会阅历和经验让老师在教学和研究中都能发挥的游刃有余。

对待学生,在学习上,汪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就是阅读名著。关于国内外的一些重要学者的相关著作的阅读都使得我们开阔了视野,通过国外的民事法律制度和中国的进行比较,以及借鉴台湾王泽鉴先生的相关著作都让我们更加了解民法的规范世界,也让最初不了解读书作用的我们明白了老师的苦心。在生活中,汪老师宽宏大量,与学生融为一体,不分彼此,平等对待。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老师总是怀着一颗宽容之心,不轻易动怒,耐心分析造成学生错误的原因,引导他们积极改正,大胆前进。多年的教育经验使他明白了:一个人宽宏大量,身边的人都会被他感动,被他这个德行所感染。

对于“育人”,汪老师他以身立教。教育学生要勤俭节约,容装端正,他自己就先做到了仪表朴素,庄重自持。汪老师常说“知足而知不足,有为而有不为”。知足,是说人不要总是奢求,要知足常乐;知不足,是说要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要通过努力获得什么,要有自知之明;有为有不为,是说做人要有原则,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必须做,什么事不能做就坚决不做。汪老师这种做人做事的态度让我们有所感悟,人要自知、自省、自足,切不可贪得无厌,急功近利。

对于治学的态度。汪老师始终严谨治学,一丝不苟。在当今这个浮躁且急功近利的时代,钻研精神,谨慎态度似乎不再是社会的主流,而哗众取宠,捞取名利,备受青睐。科学领域的论文抄袭、欺骗已经完全背离了科学发展的精神,科学被嘲弄,技术被玩耍。时下愈演愈烈的肥皂剧风潮已成为对艺术的无情亵渎。在这种现实情况下,需要我们见贤思齐,学习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追求精神,来洗涤我们内心世界的污垢,才能使这个社会真正得以进步,社会真正得以和谐。

汪老师之于师德,虽然著作等身,但依旧保持谦逊。他一心从事民法学研究,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比较法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认真编写专著,并且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社科项目,荣获大大小小各种奖项。虽然老师著作等身,发表的文章也数不胜数,但在许多时候他依旧保持着谦虚的品质。记得在一次开会中,老师总会说“对这个问题我就说几句,不知道说的对不对,不对的地方请大家纠正。”讲话结束后,他这种态度总会带来掌声,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汪老师教会了我们始终保持谦虚的品质,不因为取得的一点成就就得意忘形,这个道理靠他的言传身教,真切的让我感受到了人格养成的重要性。

汪老师的学识和才思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渊博、睿智。他严谨的治学态度、独特的研究视角和做人做事的高标准,让我们获益良多。作为老师,他教我们法学知识,指导我们研读专著,带领我们学习前辈经验,他的良苦用心让我们感激不尽。他在教学上是严瑾的,在生活上却是慈祥亲切的,他经常帮助我们,为我们解决燃眉之急,让离家求学的我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归属。他的的默默付出,学生铭记在心。      

总之,汪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引导我们走好人生之路。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他帮我们撑起前进的风帆;当我们遇到困惑与迷茫时,他为我们指点迷津;当我们因取得成绩而骄傲时,他的及时点拨让我们清醒。

真心的付出,换来真挚的感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二十多年来汪渊智老师兢兢业业一步一个脚印,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很幸运能够成为汪老师的学生,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北营街道南中环东街63号 山西大学东山校区 邮编030031 联系电话:0351-7018076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山西大学法学院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71号 Webmaster@sx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