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青年刑法学人的辛路历程——法学院“导师有约”系列活动第一期
金风送爽,十月山大。2023年10月12日晚19:30,山西大学法学院于博闻楼502教室成功举办了本学期第一期“导师有约”活动系列讲座。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于阳教授开展题为“一个青年刑法学人的辛路历程”的专题讲座。法学院团委书记薛汶轩老师、研究生会成员以及2022、2023级研究生共16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于阳,山西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吉林大学刑法专业),山西大学文科高层次人才计划长聘教授,省级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学,犯罪学,刑事政策学与刑事执行法学。兼任美国华人社会犯罪学研究会(ACCCJ)终身会员、中国犯罪学学会理事,中国行为法学会理事等学术职务。曾获天津大学“我心目中的十佳好导师”等荣誉称号,出版学术专著五部(法律出版社出版著作三部);在《东方法学》《政治与法津》《政法论丛》《刑事法评论》等法学核心、专业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十余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刑事法学》《中国共产党》等全文转载;主持在研图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环境犯罪刑事政策转换、刑罚体系调适与制裁模式多元化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司法部、中国法学会,最高人民检察院、天津市等省部级社科规划课题10余项。
活动伊始,于阳老师简单讲述了自己的学法缘由以及本科期间如何受到老师的启蒙从而对刑法产生兴趣以至于最终到达热爱的程度。随之,他又分别从三个阶段讲述了自己近23年学习研究刑法的历程,分享了自己在一些时间段所取得的成绩。这其中有挫折、有阶段性成果、亦有巅峰。交流期间,于阳老师着重讲述了个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方法论,正是因为有着高度自律的阅读习惯以及高效的阅读方法,才奠定了其专业知识素养以及思维方法。
其次在论文学习方面,于阳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个人阅读方法,并强调阅读核心期刊以及具有前沿性专业性的论文是作为知识的一个关键增长点,也是提高个人专业素养以及进行学术研究的必经之路。此外,于阳老师还和大家分享了写好一篇论文所需要注意的点,其中包括: 选题中的“问题意识”;摘要是否凝练;构思框架结构的设定是否合理;采取什么论证方法以及论证是否充分和合理;论文对文献的抓取和镶嵌是否紧密;最主要的相关著作论文搜集是否全面等。
活动最后,薛汶轩老师为此次活动做了总结,他强调大家要像于阳老师一样积极好学、敢于发言,主动去入主流上大舞台见大世面。并对同学们作出寄语:知行合一致良知,德法兼修事上练。薛老师希望大家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永远积极,偶尔躺平,持续努力;既不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无愧于这一伟大的时代和青年时期的峥嵘岁月。
在最后的问答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于阳老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也都一一作了详细的解答。于教授也再次强调天赋和努力都很重要,并用学习就像唐僧取经一样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来打比喻。
本次活动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于阳老师的漫漫求学辛路深深打动着我们的同时,其丰硕的研究成果和人生经历也令我们敬佩不已。通过这次活动,相信在座同学都会明白大量阅读对于个人增加专业知识储备以及提高学术水平的重要性。漫漫求学路,熠熠人生途。希望法学院研究生们都可以在这条求学辛路上不忘初心保有热爱,为之努力奋斗,最终学有所成。
(文章来源:法学院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