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思维的笔迹》这本书是大四时在一堂课上由导师所推荐,课后立即购买,成为了我最珍爱的一本书。“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在学习法律理论踏入实践的当口,一本具有实际意义的好书无疑是雪中送炭。
《思维的笔迹》是一本将实践经验和理论充分结合的书,作者借助于10多年的从业经验和大量相关真实案例,生动具体地向我们展现了法律人的成长之道。从追问法律职业的现实选择和法律职业新人如何获得安身立命之本的命题入手,以社会热点案例和经验总结为材料,涵括了法律思维、各类文书写作和修订技巧、真实案例、写作技能测试等内容,以一个法律职业人的眼光,总结了法律思维与写作在实务操作当中的经验、技巧和理论体系。
除此之外,作者着重强调法律思维的重要性,其将法律思维喻为海洋深处的一颗颗珍珠,孕育着无数人类思想的精华。书中俯首可拾、启发思考的是智慧的光芒——法律思维。文字不过是思维的外化,唯有思维才是写作的基础和灵魂。长期以来,我国的法律文书写作研究过于注重外在文字表述形式而忽略内在思维规律,导致理论和实务严重脱节。本书摒弃纯理论研究,立足于实务操作技能,创新性地提出了法律思维模型——棱椎模型,总结了写作和谐律、写作法则、合同写作的七种武器、文书四段论、诉状七段高手等大量新鲜内容。无论在立意、选材还是写作方法上,为读者奉献出了一场实务技能的思维盛宴。
在作者看来,法律文书虽然讲究专业知识、逻辑和严谨,但仍然可以写得美丽动人,生动有趣。只不过,法律文书的美犹如夜空的烟花,偶尔绽放于文书表面,更多的是时候,默默地潜行于文书字里行间,思维深处,轻易难寻其芳踪。那些只懂得将法律文书写得晦涩难懂的律师,拥有的只是一颗“枯燥的灵魂”和无趣的工作,这正是法律人的通病。此书教我们如何将思维与文字结合起来,使得法律文书除了严谨之外,同样可以生动有趣,充满魅力。
将所学理论转化实践并非是件易事,在实践过程中,除了理论功底,更多的是与人交往,因此在本书中作者还另设沟通篇与营销篇。在入门之时阅读本书,除认识到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星辰大海之外,的确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这是一本充满智性之美的书,它将味同嚼蜡的法律文书写作转化成一场愉悦的智慧旅行,这本满是干货的书算是非常实用的职场指南。
“岁月静好,与君到老,未来的日子里,不苛求完美,不追逐鲜花和掌声,只怀着一颗简单,喜悦而洁净的心,用心感受生命的每一瞬间,不错过每一个当下;学会坚持理想主义的同时,以现实的态度,宁静的心情,在尘世中守望理想。”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享受成长,与君共勉。